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7年第8期 > 正文
编号:13057941
中医药防治盆腔炎性疾病优势与证据研究进展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4月15日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2017年第8期
     2.1.1.3 特异标准 ①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;②阴道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,输卵管积液,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、输卵管卵巢肿块;或超声检查提示PID(如输卵管充血)。

    2.1.2 西医对于PID发病机制研究

    目前,PI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。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2种,2种可单独存在,但多为混合感染。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,以淋病奈瑟菌、沙眼衣原体为主,还包括人型支原体、生殖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等。内源性病原体包括需氧菌(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大肠杆菌等)和厌氧菌(消化链球菌、脆弱类杆菌、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等)。近期研究表明,由淋病奈瑟球菌或沙眼衣原体引起的PID发病率有所下降,不超过50%的PID患者由淋病奈瑟球菌或沙眼衣原体引起 [8]。

    2.2 医治疗方案

    根据2015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诊治规范[8],PID的治疗主要以广谱、经验性抗生素抗感染为主,必要时行手术治疗。根据经验选择广谱抗生素覆盖可能的病原体,包括厌氧菌、需氧菌、淋菌和沙眼衣原体等。所有的治疗方案都必须对淋菌和沙眼衣原体有效 ......
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506 字符